您的位置 首页 马克说

住在海边的小渔村

谁也不知自己要随波逐流多少年,谁也不知自己哪一天才会睁开眼。 我在著名的海滨胜地的游船上,看着那个奢华得如同宫…

马克说的图片

谁也不知自己要随波逐流多少年,谁也不知自己哪一天才会睁开眼。

我在著名的海滨胜地的游船上,看着那个奢华得如同宫殿的地方突然就厌倦了:夏天到这样的风景地来看海、玩海,我们简直就是一头头蠢驴、一个个土老帽。
我们这些所谓的游客自造出的人潮淹没了海潮,遮盖了自然的海景。

忍不住会去想,我们是如何掉到这种陷阱里的。

若是三四十年以前,所谓的旅游也就是到此一游。
没见过海的一见就心潮澎湃,没下过海的在边上趟趟水就兴奋异常。
上车睡觉,下车拍照。
它就是口袋里没几个钱,偏去渴望、遥想外面的世界的旅游模式。

倒也是正常;那个时代能出去玩玩,就是一份奢侈了。
导游比你的领导还猖狂,说训就训,拉到一个卖场你要不买够非把你恶心死。

我这样想的时候,手臂高抬,还是在船栏杆边围成一圈密不透风的众人头上,抢了一张海上看城市的照片。
还是掉进到此一游的陷阱里。

好歹已改革开放了三四十年,海边也跑个十回八回的了。
按理说我们的旅游观念早该小升初,或考上高中了,咋就还跟不识字的文盲一样,硬往海滨浴场的人堆里挤呢?

那次跑日照海滩,跟下饺子一样跑海里溜一圈,还没想游远点,就被监管人员喊着截着拽回来了。
那一刻我恨恨的在想,大海不是这般看法、玩法的。
我得和自驾游、自由行、穷游背包客一样,离开这随波逐流的人群。

几乎是出于一时的激愤,撤出大浴场,开车沿海边跑,找了个临海僻静的小渔村住下。

真是撞上了幸运。
几乎就是赌气似的瞎摸瞎碰,还真就遇见了一个非常安静,而且能包吃住的小渔村。
你要我现在再回去寻它,未必能摸着头脑。

住的地方就是人家的院子,两层小楼,主人住上面。
凉席、蚊帐、电风扇,一层楼共用一个洗手间。
岸边礁石密布,不能下海游泳。

但没有人潮汹涌,走、坐在那里,皆为安安闲闲的开阔。
海变得真是海景了。

那些海水里的石头,静下心去看,它有胡须、抬头纹,千年的老人容颜了。

消消停停的看着海上日出、日落,一人独享的美景,就觉得天地间的造化真是奇妙。

没有人与你争抢赏景最佳位置,你可以在海边坐着发呆。

就在不经意间,太阳撕开云层,那喷薄而出的光影,一点一点的展开、渲染,美到妙不可言。

晚上七八点,村里人也会到海边戏耍、纳凉。
海风轻拂,浪潮的声响却是一阵比一阵更有力量。

头一夜失眠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喊醒同伴,一起跑离住处几百米远的海边去看夜景。

开始还不情愿,抱怨着我发神经的老弟,一看海上景象便呜呜哇哇的乱蹦乱跳。
月光铺展在海面上,小提琴演绎的《月光曲》的美感,沁人心脾的细腻、安详。

我们见到了此生所阅历的最美的光调。

渔家的海鲜才是本真海鲜。
都是鲜活的,没有佐料没有烹饪,就是白素的煮蒸。
味道朴朴实实。

虾婆一毛钱一个,管饱管够。

就是吃蔬菜难。
他得跑去买,价钱比小海鲜还贵。

吃几天就一身腥味,海头海脑的了,便想念陆地上的大味大料。

从小渔村开车十分钟,便是个集镇,在饭馆里就着羊肉汤、拉面畅快的尅一顿,便觉肠胃回到了家。

边上还有小吃小玩意卖。
有点乡间赶集的热乎、热闹,走走看看甚是亲切。

小渔村也有城里人过来度周末的。
寻到此等去处看海赏海的都是诗人。

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。
专寻僻静美景的背包客、自由行发烧友,都是真正的文化人。

青岛、大连、连云港、三亚等等,玩海看海,都比不过这个小渔村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不寐博客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getsmarq.com/1675.html

作者: 马克

返回顶部